全球PC出货量持续增长,但美国PC市场被关税“绊住”,需求持续放缓。
北京时间10月9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了《全球季度个人计算设备跟踪报告》初步数据,2025 年第三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9.4%,总出货量达 7580万台。
不同地区的市场情况存在显著差异。IDC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PC市场出现零增长,世界其他地区同比增长9%;到了第三季度,IDC统计口径有所调整,其中美洲地区PC市场仅增长1%。而在更早的第一季度,PC产业链企业为应对关税政策调整曾加快对美国市场的出货节奏,随之带来的是渠道库存大幅增加。与此同时,消费者支出减弱,这也导致接下来几个季度的增长放缓。
IDC 全球移动设备跟踪项目研究副总裁让・菲利普・布沙尔(Jean Philippe Bouchard)表示:“该市场持续受到美国进口关税冲击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尽管存在这些因素,但市场对适配Windows 11的新款个人电脑的需求很可能会持续至2026年。”此前,另一家机构Canalys预计关税影响下2025年美国PC市场出货量增幅仅约2%。
对比之下,全球其他地区PC市场保持强劲需求,第三季度亚太地区(含日本与中国)和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EMEA)的PC市场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增速均达14%。
全球PC市场整体增长背后的推动力主要来自几个因素,一是 Windows 11 系统迁移带来的换机机会,二是用户疫情期间购买PC设备进入更新周期,三是AI拉动的新换机潮。在亚太地区,日本推进的“GIGA 教育项目”(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带动PC增长,AI和国补带动中国PC市场的销量增长。
从各家PC厂商的市场份额看,联想集团、惠普、戴尔、苹果、华硕位列前五。其中联想以1940万台的出货量位列全球PC市场份额第一,市场份额为25.5%,同比增长17.3%;惠普、苹果、华硕同比增长都超10%:排在第三戴尔的增幅最小,同比仅增2.6%;其他品牌的同比增长3%。
数据显示,在当前需求集中爆发的换代周期中,具备高效供应链和广阔企业渠道的头部厂商正在加速市场集中度,中小品牌的市场竞争压力增大。
尤其在复杂的全球贸易环境下,全球化布局、供应链的灵活性和抗风险能力考验着全球PC厂商。此前有PC厂商称将转向优先考虑新兴市场、亚太地区和欧洲市场,也有PC厂商考虑墨西哥工厂承接北美订单。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已经成为PC行业增长的关键抓手。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 认为2028年AI PC出货量占比有望达70%,预计2024-2028年AI PC的复合增速为44%。
不过,也有从业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尽管目前AI PC 整体表现良好,但最好的还没到来,因为硬件已经趋于成熟,而软件生态仍在建设中。“接下来几个季度会有大量应用推出”,尤其是在Windows 11升级高峰过后,AIPC将在消费和商用两端进一步普及。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刘佳
相关阅读公司的营收可以覆盖研发费用之外的成本。
9 97 08-23 15:34从美国单一大市场“转战”更复杂、合规要求更高的欧洲市场,对于中企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8 158 07-03 20:28新一轮的中美贸易摩擦,很可能促进中企国际化步伐。
6 535 04-23 07:48新一轮的关税政策如今让整个奢侈品市场形势更加复杂。
8 139 04-22 12:27美国妄图将关税作为实施极限施压、牟取私利的武器,颠覆现有国际贸易秩序,以牺牲全球各国正当利益服务“美国优先”,终将反噬自身。
532 04-21 19:46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十大杠杆炒股平台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