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关于哪些外国领导人会出席我国的九三胜利日阅兵式,一直是一个讨论不休的话题。
2日,韩联社援引多名韩国外交消息人士的话称,在近期中韩政府间沟通与学者会议中,中方与韩方探讨了邀请韩国总统李在明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可行性。
更确切的说法是,中国方面表达了邀请李在明出席的意愿,但还没有正式发出邀请函,而韩国方面目前正在对中方的提议进行讨论研判。
其实韩国的实际意思是再等等,看特朗普是什么态度
有韩媒记者就此事请求韩国总统办公室置评,得到的答复是“中韩之间正在就相关问题进行沟通,在此之前不便对新闻报道作出回应”。
韩国总统上一次出席中国阅兵式,要追溯到10年前,即2015年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但随着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中韩关系在经历朴槿惠访华的短暂升温后又迅速急转直下。
尽管朴槿惠的继任者文在寅基于务实合作的外交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韩关系从低谷到缓和的转折,但在美国提出“中美竞争”战略的大背景下,文在寅的努力只能算是小修小补。
当年文在寅访华时还去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参观
这就更不用说,文在寅之后的韩国总统尹锡悦一上任就推翻了他五年的外交努力,使刚走出低谷的中韩关系又出现急剧倒退。
基于朴槿惠、文在寅和尹锡悦三届总统任期的中韩关系变化,我们可以明显注意到,中韩的关系的好坏实际上受中美关系的影响很大。
这是韩国无解的难题:一方面,在美国全面奉行遏华战略的当下,韩国已经很难保证或重返朴槿惠与文在寅时期的平衡立场;
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的围堵打压,进而也深刻影响了韩国政治。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哪怕李在明已经尽可能地回避他的对华政策,但他对中韩关系的任何客观评价和表态都会被极右翼扣上一顶“亲华派”的帽子,进而引起美国的审视。
李在明已经尽可能地在对华政策上“装糊涂”,但没用
说的更直白点,在现在的韩国,对美国“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哪怕李在明很清楚以前的务实外交路线才是韩国最好的出路,但在美国令人窒息的压力下,他没得选择。
韩国媒体也看出了韩国面临的外交困境。比如韩媒《韩民族报》认为,本来李在明就因为被极右翼贴上“亲华派”标签而面临美国的审视,如果他还在没有与特朗普举行韩美双边峰会的情况下,就访华出席中国的抗战胜利日阅兵,那么这只会进一步加大他的外交负担。
韩国的意思是:特朗普去中国,李在明就跟着一起去
韩媒的潜台词其实不难理解,说白了就是李在明能不能出席中国的阅兵式,决定权不在韩国手中,而是要看美国是什么意思。
根据韩联社的说法,现在韩国正在密切关注特朗普那边是什么反应:如果特朗普决定出席中方的纪念活动,韩国这边自然是毫无阻力;反之,如果特朗普拒绝出席,那么李在明访华的可能性也就不大。
这就是韩国无奈的现实,同时也更凸显出当初尹锡悦要求中国接受“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宛如一个笑话——韩国连自己的外交都决定不了,尹锡悦居然还好意思教中国做事,简直是滑稽。
十大杠杆炒股平台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